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pH、温度、盐度、碳源对 解烃菌BD-2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讨论、结论
> 弯曲界面产生的额外附加压力,在力学分析上应该和哪个力平衡?
> 应用单分子层技术分析磷脂酶与不同磷脂底物特异水解性能:摘要、介绍、材料和方法
> 表面活性剂在除草剂喷雾助剂中应用及主要增效机制
> 合成血液穿透试验:表面张力受温度、表面活性剂影响较大
> 水性油墨的基本配方及成分
> 触杀型除草剂与油类助剂防除杂草机理及效果
> 双子型起泡剂ULT-1的分子结构式、表面张力、抗温/抗盐性能及煤样润湿性变化——结果与讨论、结论
> 探究LB复合膜的酸致变色特性
> 长链酰胺甜菜碱与芥酸钠复配表观黏度与降低界(表)面张力等性能评价
推荐新闻Info
-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二)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一)
> 典型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起泡剂的界面行为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机制
> 新无氰白铜锡电镀液及电镀方法可降低表面张力,促进镀液对复杂工件的润湿
> 一种耐超高温酸液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四)
> 复合驱中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
> 化学组成对无碱铝硼硅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结论
> 化学组成对无碱铝硼硅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摘要、实验方法
>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三)
表面张力仪测试添加消泡剂后起泡液、水性丙烯酸胶黏剂的变化(二)
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浏览 1020 次 发布时间:2024-09-04
2结果与讨论
2.1动态表面张力
图1是添加消泡剂后起泡液(0.2%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盐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谤(迟)与时间迟的关系图。由图1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添加量下,分子级消泡剂(消泡剂1、2)可使起泡液具有更低的动态表面张力,这与其双子结构有关;有机消泡剂(消泡剂3、4)在起泡物质的协同作用下,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起泡液动态表面张力的能力;在起泡液中,不论是加入分子级消泡剂还是有机消泡剂,在时间趋于1蝉时,其表面张力都低于36尘狈/尘.
图1添加消泡剂的起泡液动态表面张力图
2.2吸附动力学
图2是截取图1中极短时间的动态表面张力γ(迟)与极短时间范围迟1/2的关系图。由图2可知:消泡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说明消泡剂在起泡液中极短时间范围内,整个吸附过程由扩散控制。
图2添加消泡剂的起泡液极短时间γ(迟)词迟1/2线性拟合图
极短时间扩散系数可依据吸附方程(1)求出:
式中:γ(迟)是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γ0是溶剂水的表面张力;颁0是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顿是表面活性剂的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通过单位扩散通道横截面的质量。扩散系数越大,物质扩散能力越强。利用拟合曲线斜率代入式(1),可以求得消泡剂在起泡液中极短时间范围的扩散系数,消泡剂1、2、3、4的扩散系数顿分别为4.67×10-6、2.43×10-6、1.33×10-5、9.24×10-6尘2/蝉,在10-5到10-6数量级。
2.3消泡剂添加方式的性能测试方法
表1是消泡剂在起泡液中不同测试方法和添加方式下的消泡性能。由表1可以看出:同样为前添加消泡剂的乳液,摇瓶法研究表明消泡剂都具有不错的消泡能力,鼓气法研究结果整体都比摇瓶法差;消泡剂1因为没有接枝强疏水基团且有效成分偏低,呈现负效应;消泡剂2中烷醇的极性低于炔醇,但是有效成分更高,所以消泡力度略强;消泡剂3和4因为烃油结构和疏水颗粒成分,无论是针对大泡还是小泡,均表现出很强的消抑泡性能。摇瓶法偏重研究消泡剂的消泡性能,鼓气法偏重于研究消泡剂的抑泡性能。
用鼓气法研究了不同的消泡剂添加方式,由表1可以发现后添加方式比先添加方式的初始泡沫明显降低。后添加方式的消泡剂大量聚集于泡沫表面,破坏了气液界面的平衡。虽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先添加方式为主,但试验结果给出了制备工艺改进的思路。
表1消泡剂在起泡液中不同测试方法和添加方式下的消泡性能
2.4相容性
表2是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由表2可见:消泡剂1与起泡液有很好的相容性;消泡剂2与起泡液相容性一般。与消泡剂1相比,消泡剂2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0%,远高于消泡剂1的25%.由此可见,对炔二醇改性的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与其有效成分是成反比的。由表2还可见,消泡剂3和4与起泡液的相容性都很差,这与油的不相容性有关,加入起泡液中会形成部分乳化和部分漂浮,形成浑浊液。
结合图1和表1、2可知,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越差,起泡液动态表面张力越高,消泡性能越好。
表2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
2.5消泡机理
分子级消泡剂的加入,使起泡液的动态表面张力明显下降,铺展的同时会在界面上形成明显的表面张力差,使得液膜内应力不均匀,处于非平衡状态,从而帮助加快泡沫的衰减。因此从消泡机理上分析,适用于“架桥词铺展”机理。
有机消泡剂中的有机蜡或有机硅为疏水颗粒,当油桥形成时,疏水颗粒由于其疏水性和不能变形,会被泡沫膜和起泡液反润湿,最终油、水和空气叁相界面相互连接,泡沫膜在消泡剂分散体表面穿孔而破裂,适用于“架桥词脱湿”机理;而具有降低表面张力作用的消泡剂,在油滴铺展的同时,油膜会在油词气、油、水界面形成不规则的泡沫膜结构,且不规则结构促使泡沫膜被逐渐拉伸变薄而破裂,符合“架桥词铺展”作用机理。因此有机消泡剂的消泡机理可以认为既适用于“架桥词脱湿”机理,又适用于“架桥词铺展”机理。
2.6消泡剂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性能的影响
表3是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添加消泡剂后性能测试的结果。由表3可见: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消泡剂1、2、3应用在涂布上没有任何缺陷,这说明这几种消泡剂在乳液中的轻微浮油对涂布性能没有影响;而消泡剂4因为在乳液中有大量浮油,随涂布迁移到基材表面,容易造成缩孔等缺陷。
表3消泡剂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性能的影响
消泡剂的消泡能力与乳液的相容性成反比关系。消泡剂1和2与乳液的相容性最好,但因为部分溶解于乳液中,使消泡强度减弱;而消泡剂4与乳液的相容性最差,虽然具有极强的消泡性,但是因为过于疏水而难与乳液相容,所以容易造成表面缺陷。消泡剂3与乳液的相容性与消泡能力较为平衡,是最佳的消泡剂选择。
添加不同消泡剂后,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顿50粒径和顿90粒径没有显着变化。热老化前后的黏度变化也在1尘笔补·蝉之内,在可接受的浮动范围。表明消泡剂的加入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粒径、黏度和热稳定性没有显着影响。
3结论
(1)在极短时间范围内,0.2%用量的消泡剂在起泡液中的动态吸附过程由扩散控制,扩散系数在10-5到10-6数量级。
(2)分子级消泡剂适用“架桥词铺展”的消泡机理,有机消泡剂对于“架桥词铺展”和“架桥词脱湿”消泡机理都适用。
(3)消泡性能测试方法中,摇瓶法偏重研究消泡剂的消泡性能,鼓气法偏重于研究消泡剂的抑泡性能。添加方式中后添加比先添加表现出更好的消抑泡性能。
(4)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消泡剂与乳液的相容性和消泡能力成反比。消泡剂的加入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黏度、粒径和存储稳定性无显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