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Delta-8)橄榄油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摘要、介绍、实验部分
> 基于石墨烯LB薄膜包裹的电化学阳极大规模制备方法
> 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浓度仿生黏液-水界面的界面张力
> 多频超声波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变压器油界面张力预测模型(一)
> 基于表面张力的水质检测与分析
> 咪唑类离子液体对不同煤尘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下)
>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 以大豆为原料合成的N-椰子油酰基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乳化起泡润湿性能测定(一)
> 液滴中心液态区表面张力法研究PTFE胶粒与NaCl混合液滴图案形成原理
> 香兰素基聚氧乙烯醚动态表面张力测定及在气/液界面的吸附行为研究(二)
推荐新闻Info
-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二)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一)
> 典型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起泡剂的界面行为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机制
> 新无氰白铜锡电镀液及电镀方法可降低表面张力,促进镀液对复杂工件的润湿
> 一种耐超高温酸液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四)
> 复合驱中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
> 化学组成对无碱铝硼硅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结论
> 化学组成对无碱铝硼硅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摘要、实验方法
>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三)
通过3个小实验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来源:爱教育的恐龙哥哥 浏览 3120 次 发布时间:2022-06-08
实验一:硬币小水池
实验材料:1元硬币、滴管、水
猜一猜在硬币的表面能存储多少水?5滴?10滴?结果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足足装了几十滴水硬币能存储这么多水滴并不是因为硬币真的是一个小水池而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
实验二:会轻功的曲别针
实验材料:曲别针、水槽、水
水的表面张力让水的表面凝聚在一起。东西要落入水,首先要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我们把回形针小心翼翼地放在水面上时,没有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拉着回形针不让它掉下去。当我们滴入,洗洁精会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回形针就沉入水底了。
实验叁:曲率驱动小船
实验材料:纸片船、水槽、水
我们都知道水有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不是字面意思的把水张开,而是把水紧紧的拉在一起。我们把纸船放在水中时,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均匀,小船不会动。洗洁精有破坏水的表面张力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小船尾部滴入洗涤精,小船尾部的表面张力被破坏,而小船头部表面张力还在,就会把小船拉着往前走,小船就驱动了。
水是二维的,宇宙是叁维的。在科幻小说《叁体》里,讲了一个曲率驱动飞船的设想。让人类制造出可以达到光速航行的飞船,曲率驱动并不是《叁体》里第一次提出的,1994年,墨西哥物理学家明戈·阿尔库贝利,首次提出了曲率驱动的概念。理论认为宇宙并不是平坦的,存在曲率。如果能够利用某种方法,把飞船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烫平,那么飞船会被前方更大的空间拉过去,这就是曲率驱动。今天的实验就是一种类比的方法,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狂想,这是一个可能的模型,但是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已经有实验团队在研究这一宇宙航行方式,说不定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人类就可以踏上探索宇宙的征途了。
用滴管向硬币小水池里慢慢滴水,观察现象;
用手托着回形针试着让其漂浮在水面上;
分别在漂浮的曲别针旁边和中间加洗洁精,观察现象;
在白纸上画出小船,并剪下来;
剪下的小船放入水中等待10秒钟,然后将洗洁精滴入圆孔中,观察现象。
通过这几个简单小实验,我明白了非常复杂的表面张力,水分子靠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相互吸引力,但是在水面上的水分子,上面是空气没有水分子,只能跟水下的水分子互相吸引,就在表面形成了一种指向内部的合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洗洁精有破坏水的表面张力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小船尾部滴入洗涤精,小船尾部的表面张力被破坏,而小船头部表面张力还在,就会把小船拉着往前走,小船就驱动了。这种简单的实验现象还被运用到神秘的宇宙探索当中,水是二维的,宇宙是叁维的,在科幻小说《叁体》里,讲了一个曲率驱动飞船的设想,让人类制造出可以达到光速航行的飞船,曲率驱动并不是《叁体》里第一次提出的。
1994年,墨西哥物理学家明戈?阿尔库贝利,首次提出了曲率驱动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宇宙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存在曲率的,曲率越大代表弯曲的越厉害,如果能够利用某种方法把飞船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烫平,那么飞船会被前方更大的空间拉过去,这就是曲率驱动。
今天的实验就是一种类比的方法,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狂想,这是一个可能的模型。但是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已经有实验团队在研究这一宇宙航行方式,说不定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人类就可以踏上探索宇宙的征途了。